在熬過了“分娩”這道坎兒之后,媽媽們在產后會遇到另一個非常困擾生活的問題,那就是惡露。那么生完孩子后為什么會有惡露?惡露持續多久才能干凈?今天,糖公子茅蔗膏就帶大家了解下:產后惡露的相關知識。
產后為什么會有惡露?
惡露的形成,其實就是指壞死蛻膜、血液、宮頸分泌物等混合組織經陰道排出的過程。那么這些組織都是怎么來的呢?
女性在懷孕以后,子宮內膜會發生蛻膜化并適當增厚,這是妊娠順利進行必備的條件。當寶寶出生之后,子宮便開始進行自我調理,增厚的子宮內膜開始發生脫落,特別是胎盤附著處的蛻膜,以便能恢復到沒有懷孕時的大小狀態。
那么惡露中為什么會有血呢?我們都知道,當分娩結束時,胎盤也會隨之剝離。由于胎盤和子宮內膜會緊緊地長在一起,剝離后就會使子宮壁發生損傷,便會有出血的現象。
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,但沒有臭味。根據顏色、性質以及出現時間的不同,可分為以下三種:
紅色惡露:
是產后頭幾天排出的惡露,量會比較多,顏色鮮紅,主要是由血液、蛻膜組織和粘液組成,和我們的月經有點相似,有時還帶血塊、“肉塊”都是正常的,一般持續3~4天。
漿性惡露:
隨著子宮內膜的逐漸修復,出血量會明顯減少,惡露的顏色會由鮮紅色變為含漿液較多的淡紅色,主要是由宮頸分泌物、少量血液、較多壞死的蛻膜和細菌組成。在持續7~10天之后,會逐漸轉變成白色惡露。
白色惡露:
通常在生產2周以后,新生的子宮內膜會覆蓋子宮內壁,子宮內膜也不再出血,惡露會變成白或淡黃色,質地類似于白帶,但是量比白帶多。2~3周后逐漸減少并消失。
排惡露期間,做好護理工作很關鍵
我們上面提到了,由于胎盤的剝離,子宮壁會受損,稍不注意很容易導致感染。所以,在這段時間內,新媽媽要做好護理工作,直到產褥期結束。